阿姆斯特丹(Amsterdam)
我對荷蘭有一份特殊的感情,十多年前我們一家四口來此旅居,我和孩子便愛上了這個鬱金香國度,更因此豐富了我生命中的色彩,也使孩子擁有一段快樂又充實的童年。爾後經過數次國內國外的遷徙,女兒後來又回到這裡來就學與工作,再次延伸了這一份緣。我們過往曾經住在海牙,而這回她是來到阿姆斯特丹生活。
阿姆斯特丹(Amsterdam)不像大部份的現代化大都市,無過度的建設,罕見高樓大廈,觸目所見盡是質樸、溫暖又不失瑰麗色彩的傳統屋宅與老建築,並有美麗的運河與橋樑交織其間。這是個自由與開放的城市,混合有各類的生活風格,從企業人士到青年創意家,以及豪放不羈的表演者,都能獲得完全的尊重與發揮,同時也是個充滿異國情調,十分國際化又可親的城市,英語到處通行,外來遊客十分容易融入與親近。
阿姆斯特爾河(Amstel)在市中心分流成許多小運河,最後流入IJ灣,市內共有160條運河、1281座橋樑、2萬個船屋,船艇可以自由航行到市區任何地方,因此其居民除了自行車之外,擁有小艇的意願高於汽車,無論生活與活動也都與運河連結在一起,無怪乎也能擁有「北方威尼斯」之美稱。渠道波光、樹影舟船、古橋雅宅,在在顯示這個城市自然流動的美,而夜晚的橋光燈影更是別有一番屏息寧靜的美。
游泳與滑冰是荷蘭人自幼即擅長的運動,冬天的運河就可以滑冰。
狹窄高瘦的屋宅各有不同的窗框與特色,荷蘭房子門窄梯小,他們是利用窗戶以吊搬家俱。
市內有幾個雙閘式吊橋,可活動橋面,以利船艇通過。
阿姆斯特丹位於荷蘭西部,屬於北荷蘭省,是荷蘭經濟與文化的首都(政府與王室所在地在海牙),也是第一大城與第二大港,許多跨國企業與大型機構總部設於此,集經濟工業文化藝術重心於一身。其鑽石加工舉世著名,而工業用鑽石產量更佔全世界80%。
(地圖請參考http://www.rooms-europe.de/english/holland/map_holland.html)
阿姆斯特丹原名為「Amstel dam」,意即位於阿姆斯特河上的水壩,因此水壩廣場(de Dam)就是其歷史發祥地,也是重要地標,如今已成為娛樂活動中心。遊客絡繹不絕,並有許多令人駐足街頭藝術表演。
富麗堂皇的王宮(Koninklijk Paleis)就矗立在廣場上,這棟巴洛可式建築於17世紀建立,原為市政廳,後來被法國路易拿破崙佔領改為王宮,目前為荷蘭皇室迎賓之用。值得一提的是,其完全用13659根實木支架建於濕地上,曾因此被譽為世界八大奇景之一 。
王宮旁邊即為新教堂(Nieuwe Kerk),是建於15世紀的哥德式教堂,是歷代皇室加冕之處。
廣場上的慰靈碑(National Monument)是為了紀念二次大戰中的犧牲者而建立的。
著名的杜莎夫人(Madame Tussaud)蠟像館就在廣場邊,是英國倫敦蠟像館的第一家國外分館,其中的蠟像比例特徵全依真人仿製,栩栩如生。
廣場附近的購物中心(Shopping Center)
阿姆斯特丹的藝術與博物館有60多間,因此有博物館之都的美名,其中最主要的三個集中在博物館廣場(Museumplein)的周邊,分別是荷蘭國家博物館(Rijksmuseum)、梵古博物館(Van Gogh Museun)與市立現代藝術博物館(Stedelijk Museum)。
國家博物館是荷蘭最大的博物館,1877至1885的哥德式建築,收藏有林布蘭(Rembrandt)及維梅爾(Jan Vermeer)等等荷蘭國際大畫家的名畫及其它藝術作品,被公認為世界十大博物館之一。館前廣場的水池與草地是遊客喜愛逗留所在 ,夏天水池缺水,聽說冬天是可以滑冰的。
梵谷博物館是這一區少數的現代建築之一,由於梵谷曾經居住過阿姆斯特丹,雖然其畫作目前散見於世界各國,但其各時期最主要的畫作仍保留於此,一直是參觀者最多的博物館。
市立現代藝術博物館展示當代繪畫、雕塑、照片、視覺設計......等等收藏。
阿姆斯特丹國家音樂廳(Concertgebouw)也位於廣場邊,於1888年興建,頂上有金色竪琴以為標記,是國家管弦樂團的根據地,音效極佳,與波士頓音樂廳、維也納金色大廳一同被視為世界上最佳的音樂廳。
阿姆斯特丹城市劇院(Stadsschouwbueg)內有現代化圓形劇場,是國家歌劇院與芭蕾舞團所在地。
阿姆斯特丹歷史博物館(Historisch Museum)位於市中心的徒步購物街中,由其中的展示可了解這個城市的歷史,另外在Sint Luciensteeg迴廊集磚牆上的門楣浮雕別具歷史傳承的特色。
我們還特別去參觀了海尼根啤酒博物館(Heineken Brouwerij),建物是1988年以前的生產工廠,如今供遊客參觀其發展史與傳統生產過程,最後還能享受一番無限暢飲。
這回來到荷蘭探訪女兒,老公與兒子在馮德爾公園(Vondelpark)附近的民宿住了三天。馮德爾公園在Leideplein 廣場附近,建於19世紀,是市內最大公園,以詩人馮德爾命名,來到這裡可以遠離塵囂,享受寧靜與大自然的清新。公園裡有百年老樹與各種植物灌木,甚至藍鷺、雁鴨、小鳥都喜愛在此築巢而居,人們並且喜歡到此散步、騎車、跑步、踢球、溜冰、曬太陽、喝咖啡以及欣賞露天音樂會。
女兒還提到比較喜歡另一公園Westerpark,夏天遊客沒那麼多,並且可享受更美好的咖啡甜點,並舉辦每年一度的時尚週。
約旦區(Jordaan)是位於舊城區,如今包括眾多的現代藝術藝廊、特色商店與餐廳,附近有深受歡迎的傳統市集Noordmarkt,可選購任何食物、香料、家用品與製作材料等......應有盡有。
阿姆斯特丹的鐵路交通四通八達,不僅是市內,往國內各城市甚至歐洲他國均能通聯。中央火車站(Centraal Station)是阿姆斯特丹主要的鐵路轉運中心,於1889年開幕,屬於新哥德式建築。當初是將8000多根實木插進海裡而建成,若搭遊船從車站軌道下通過,還可見過去的樁基。每天約有25萬人進出,擁有古典的外貌與現代的內部設施。
荷蘭政府推行節能減碳不遺餘力,公共交通設施優良,除了運河、自行車,還有電車與巴士。車資雖不便宜,但對生活在當地的人是可以有很多票種配套的選擇,而自己開車停車就相當不方便,當然最好的選擇就是自行車囉!
這是一個自行車就可以環繞的城市,到處都有自行車專用車道。女兒說:「騎自行可以享受清新的空氣與運河美麗的景觀,使每一天都有全新的感受。」
還有荷蘭人是不怕風吹雨淋的,至於對日曬更是求之不得。
荷蘭是個低地國,自古與海爭地,歷史的經驗使他們知道與大自然和平共處,以及保護與善用並進的重要,所以在環保與水利方面有長遠的進步,是值得我們深思與學習的。< body>